太空出差三人组(Three person group for space travel),指中国神舟飞船乘组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成员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1]6月4日7时9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安全返回健康出舱。[2]7月20日21时40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支持下,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已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3]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瞄准2023年10月31日返回东风着陆场。[4]10月25日11时,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组成的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5]

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6]

中文名

太空出差三人组

任务

执行太空飞行任务

外文名

Three person group for space travel

飞行任务

神舟飞船

主要任务

神舟十二号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航天员将两次出舱活动,在轨期间主要完成四项任务:

1.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

2.要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

3.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

4.要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计划开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7]

神舟十三号

①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②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③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④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王亚平将成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神舟十三号乘组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⑤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⑥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8]

神舟十四号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任务主要目的为:

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

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

神舟十五号

神十五乘组点开展6个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二是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三是实施3至4次出舱活动,完成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四是验证货物气闸舱出舱工作模式,与地面协同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五是开展常态化的平台测试、维护及站务管理工作;六是开展在轨健康防护锻炼、在轨训练与演练等工作。

神舟十六号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迎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进行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4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返回东风着陆场。[9][6]

历次成员

乘组名称

出差信息

乘组成员

搭载火箭

乘组合影

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

发射时间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

聂海胜

(指令长)

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10][11]

太空出差三人组

返回时间

2021年9月17日

刘伯明

在轨时间

90天

汤洪波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

发射时间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翟志刚

(指令长)

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12][13][14]

太空出差三人组

返回时间

2022年4月16日

王亚平

在轨时间

183天

叶光富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

发射时间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

陈冬

(指令长)

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15][16]

太空出差三人组

返回时间

2022年12月4日

刘洋

在轨时间

183天

蔡旭哲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

发射时间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

费俊龙

(指令长)

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17][18][19]

太空出差三人组

返回时间

2023年6月3日21时29分

邓清明

在轨时间

186天

张陆

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

发射时间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

景海鹏

(指令长)

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20][21]

太空出差三人组

返回时间

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

朱杨柱

(航天飞行工程师)

在轨时间

154天[6]

桂海潮

(载荷专家)

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

发射时间

汤洪波

(指令长)

太空出差三人组

返回时间

唐胜杰

在轨时间

江新林[5]

飞行进程

2021年6月17日,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驾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顺利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并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科学试验和空间应用任务,在轨驻留3个月,于9月17日顺利返回。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的一次任务,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0]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22]

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23][11]

神舟十三号

2021年10月1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12]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3]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天地往返任务,从中国空间站载誉而归。[24]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5]

神舟十四号

2022年6月4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由陈冬担任指令长。[15]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6]

2022年7月5日,在轨驻留一个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每周工作6天,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各项工作推进顺利。[26]

2022年11月17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进行第三次出舱活动,截至北京时间11时16分,已成功开启气闸舱出舱舱门。航天员陈冬已出舱,蔡旭哲即将出舱,航天员刘洋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27]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乘坐神舟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28][29]12月4日11时01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12月4日19时20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30]12月5日凌晨,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

神舟十五号

太空出差三人组2022年11月28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31]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2][33]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34]

2022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28]

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完成了梦天舱外扩展泵组安装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费俊龙、航天员张陆首次漫步太空,再次成功圆梦。根据计划,后续,航天员乘组还将开展多次出舱活动。[35][36]

2023年3月2日消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二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37]

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38]

2023年6月3日21时29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分离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与神舟十六号乘组完成了工作交接。后续,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将择机再入返回,在中国空间站出差186天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即将踏上回家之旅。[19]

太空出差三人组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7时9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2]

太空出差三人组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乘机平安抵京,“圆梦之旅”顺利落下帷幕。[39]

神舟十六号

北京时间2023年5月29日上午9时,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据介绍,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2023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40][9]

2023年5月29日,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十六瞄准明日9时31分发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其中,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41]

太空出差三人组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6时42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6时44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出发命令,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42][43]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44]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按任务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做好迎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驻各项准备工作。[45]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46]

北京时间2023年6月2日,神舟十五、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6月4日乘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着陆场及各参试系统已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各项准备。[47]

2023年7月19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51天,为期5个月的太空科研之旅已完成近三分之一。[48]

2023年7月20日21时40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支持下,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已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3]

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6]

神舟十七号

2023年10月24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神舟十七号三名航天员抵达发射场后,在航天员公寓开展了适当的体育活动、心理放松和调适,学习了飞行文件和发射预案,进行了各项操作的复训,圆满完成了发射场区全系统演练任务,已从身体、心理、技术上为飞行做好充分准备。[49]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5日11时,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26日11时14分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组成,汤洪波担任指令长。[50]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8时2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8时26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出发”命令,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51][52]

飞行标识

飞行乘组

公布时间

任务标识

神舟十二号

2021年6月15日[53]

太空出差三人组

神舟十三号

2021年10月14日[54]

太空出差三人组

神舟十四号

2022年5月29日

太空出差三人组

神舟十五号

2022年8月14日[55]

太空出差三人组

神舟十六号

2023年3月21日

太空出差三人组

神舟十七号

2023年3月21日[56]

太空出差三人组

荣誉记录

2021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给刘伯明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汤洪波“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2022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翟志刚、王亚平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叶光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社会评价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的智慧和心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同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听令景从、矢志报国,不畏艰险、团结协作,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同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献身崇高事业的时代先锋,是探索宇宙、筑梦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标兵模范。(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给聂海胜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给刘伯明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汤洪波“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2022年6月5日,喜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新华军事)[57]

2022年是中国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飞天逐梦,不仅在于“腾空”瞬间,更在于旷日持久的付出奉献;飞天逐梦,不仅远在天际,更改变着我们的日常;飞天逐梦,不仅让飞行器深入太空,更让科学精神扎根广大青少年心中。“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一代代航天人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中国身影,全体中国人民也在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想。期待神舟十四号乘组顺利完成任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也期待航天梦能点燃更多激情,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央视新闻 评)[58]